8月12日,寒武纪股价强势上涨,午后时分触及涨停板,收盘报848.88元每股。这一价格创下公司历史新高,总市值达到3551亿元。全天成交金额为151.26亿元,换手率达4.58%。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.07亿元,创下2月21日以来的新高水平。
寒武纪在晚间通过互动平台发布澄清声明。公司表示,网络传播的关于预定载板订单、收入预测、新产品情况等信息均为不实消息。公司提醒投资者提高信息辨别能力,以官方发布的公告为准。对于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,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基本面改善推动股价上涨
寒武纪的经营状况在近年来出现明显好转。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.74亿元,同比增长65.56%。归母净利润为-4.43亿元,亏损幅度同比收窄47.76%。今年一季度表现更为亮眼,净利润达到3.55亿元,这是公司上市以来同期首次实现盈利。
从历史走势看,寒武纪股价自2022年4月份的46元低位开始反弹。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上涨,累计涨幅接近17倍。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,拥有1556项专利技术。研发人员占比达到76.66%,在智能处理器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。
公司近期调整了定增方案,拟募集资金总额从49.8亿元调减至39.85亿元。其中20.54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,14.52亿元用于相关技术开发,4.7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。这一资金投向符合AI行业发展趋势,有助于增强公司对大模型新技术的适应能力。
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
国产AI芯片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。美国持续收紧高性能AI芯片出口管制,为本土芯片厂商提供了替代窗口。寒武纪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,在"去美化"背景下成为重要支撑力量。
公司业务符合国家"东数西算"战略方向,也契合AI芯片自主化的政策导向。在当前科技竞争加剧的环境下,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趋势。政策层面的支持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发展机会。
寒武纪的产品线覆盖云端、边缘端、终端等全场景应用。云端产品以"思元"系列为代表,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的AI训练与推理任务。2024年云端业务收入达11.66亿元,占总营收的99.3%,是核心收入来源。边缘产品线聚焦智能物联网、工业控制等场景,提供低功耗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。
当前寒武纪市净率已超过60倍,面对3500多亿的市值水平,一季度3亿多元的利润规模仍显不足。但在供给端受制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,国产AI芯片的替代需求十分迫切。公司在国内算力芯片中的卡位相对领先,与互联网厂商、智算中心等合作密切,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。
牛配资-国内十大股票软件-炒股杠杆怎么开户-软件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